安陽博物館
安陽博物館,曾被稱為 quot安陽博物館quot“安陽市博物館”河南省安陽市綜合性地方史館,位于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群西側,即安陽市東溫明大街436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何 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安陽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5月,位于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墓區,即“袁林”2008年,安陽博物館新館落成,同年遷至新址并免費開放新址位于安陽市東溫明大街436號。2010年3月,“安陽市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安陽博物館。2020年底,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綜合樓建筑面積43287平方米它是一座方形斜體的四層建筑,象征著一個圓形的地方,外觀莊重典雅,體現了商朝的文化特色。安陽博物館,位于建筑群西側,占地20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5000多平方米,包括7個展廳。館內現有基本陳列為《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特展較多,其中《圖說甲骨文發現史》《商代文字展》入選2020年國家文物局百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博物館的藏品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代表了殷商文化和安陽的地方特色截至2021年底,收藏總數達到12829件(套)珍貴文物的數量是5170件(套)安陽地區的藏品是天然的、歷史、標本等,藏品包括甲骨文、玉器、有金屬器皿等十幾類,其中殷商文化是安陽博物館的收藏特色,如商代豎紋黑陶像、西周時期的虎形玉佩等。2019年,安陽博物館根據館藏紅色文物制作的珍貴影像資料《車行百里伴偉人》《邢真同志的榮譽勛章》獲得70位最震撼中國網民“鎮館之寶”稱號和“優秀組織獎”
截至2023年底,安陽博物館已出版6部目錄,其中《安陽博物館藏甲骨》獲河南省博物館科學成果一等獎。安陽博物館是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文化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先進單位。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建館之初
安陽博物館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52年11月毛澤東訪安陽,來到元林,有人提出袁世凱作惡多端,墓地要鏟平毛澤東指示,袁林應該得到保護,并留給后代作為反面教材。隨后,在1958年5月,安陽市人民 美國政府在袁林建立了安陽博物館,并修繕了墓地,袁林也從荒地變成了文物保護地、2013年,袁林成功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場館修繕
1998年至1999年,安陽博物館啟動了袁林彩畫修復工程,并聘請故宮博物院古建筑專家王中杰先生親自指導“修舊如舊,不改變原貌”袁林碑亭的修復原則、袁林建筑群修復工程的第一步是由院門和靜仁堂屋檐上的彩畫完成的。
2000年和2001年,安陽市撥款100萬元對袁林大院的照壁和大門區進行了維修和改造,并修建了抽水馬桶抽水馬桶的修建終于結束了游客一直使用旱廁的尷尬。
2002年,安陽博物館啟動袁林保護規劃維修工程,拆除各類建筑1500平方米,開通神道400米,修建兩座輔橋,改善了袁林景區周邊環境。
新館建設
2003年12月,作為安陽市,“十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綜合樓開建該樓位于安陽東區行政中心,安陽黨政綜合樓對面,第二年年底竣工。
2008年,安陽博物館搬入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綜合樓,結束了多年來無館無址的尷尬局面。同年,隨著綜合樓的啟用,安陽博物館新館也開放使用,免費向公眾開放,庫存的大量精美藏品也面向世界。該博物館有一段當地歷史、殷商文化、珠寶玉器、陶瓷器、石刻造像、民間藝術展覽館和文物倉庫、文物修復中心等功能區。
2010年3月,“安陽市博物館”正式更名為安陽博物館。
2012年9月,安陽圖書館博物館綜合體管理中心成立,負責西側圖書館和東側安陽博物館的設施、設備、統一管理秩序,確保兩棟樓的正常運行。同年12月,圖書館和博物館綜合體的開幕儀式和“奮進中的安陽——改革開放成就展”這個儀式標志著安陽博物館向全市人民正式開放。
新館發展
2018年,安陽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啟動了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籌備工作。2020年底,成功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安陽博物館位于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群西側,位于安陽市東區行政中心,安陽市黨政群對面。綜合樓是一座方形斜體的四層建筑,象征著一個圓形的地方,外觀莊重典雅,體現了殷商時期的文化特色它是安陽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綜合樓占地102畝,建筑面積43287平方米,總高度25.8米。西側安陽博物館占地2萬多平方米,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線1500多米,共7個展廳、文物庫房9個。
安陽博物館的七個展廳分別布置在博物館的二樓和三樓。其中1號館和2號館位于館內二層,其余3號館至7號館均位于三層。有一個常設展,即基礎展《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各種專題展,如《館藏書畫藝術作品展》《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展覽》,不定期在博物館的展廳舉辦。
陳列展覽 編輯本段
到2023年底,安陽博物館有兩類展覽,長期舉辦“常設展覽”, 《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各種形式不定期舉行“專題展覽”幾個,比如《從保存到典藏---安陽博物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災害防治教育展》《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展覽》《圖說甲骨文發現史》《商代文字展》等。
常設展覽
《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安陽好——安陽歷史文物展》位于安陽博物館二樓2號館。安陽古稱殷、鄴、相州、張德是中國早期文明的中心之一,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展覽以安陽 的歷史文化為主題,借助安陽 的科學發掘成果和歷史研究,并通過館藏古生物化石的展示、殷墟出土文物和館藏其他精品文物向觀眾展示了安陽各個歷史時期的地方文化魅力。展覽以時代變遷為主線,將安陽從隋唐到民國的歷史分為三個部分向觀眾展示。展品包括安陽殷墟出土的有豎紋的商代黑陶像和西周的虎形玉佩。
萬象,香洲嘉迪佛國——隋唐:第一部分“萬象,香洲嘉迪佛國——隋唐”,共分“隋唐之變與盛迪香洲絲綢之路的繁榮——”佛國萬象:北朝至隋唐時期安陽的佛教造像遺存”安陽隋唐墓葬考古”青花瓷——安陽相州窯”四個單元,重點介紹隋唐時期安陽的歷史文化。隋唐時期的安陽是張歡平原的經濟重鎮、這一時期的政治中心安陽,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冶鐵、陶瓷手工業非常繁榮,尤其是香洲窯瓷器,佛教文化盛行。
北宋張歡古城的輝煌歷史、金、元時期:第二部分“北宋張歡古城的輝煌歷史、金、元時期”,共分“北宋襄州程錚布局演變與宋代安陽城址”襄州應縣——安陽陳明兩江”兩個單元,重點介紹宋金元時期安陽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金元時期,安陽城是當時北方的繁華城市現代考古在安陽發現了許多宋金墓葬,出土的墓葬壁畫可以看出當時安陽的繁華。
張德的變化安陽從明清到民國:第三部分“張德的變化安陽從明清到民國”,共分“——年經濟文化繁榮”明清及民初的美國政治、經濟名家”重建民國——年安陽殷墟國史考古”三個單元,重點介紹明清至民國時期安陽的歷史文化。由于明朝政府的政策支持,這一時期的安陽一直是世界矚目的“要府”尤其是清末光緒年間,安陽的韓晶鐵路建成,當地的農民、商、手工業、交通得到大力發展,安陽市繁榮昌盛。
專題展覽
安陽博物館將舉辦各種專題展覽,并獲得許多獎項。比如20172018年舉辦的《從保存到典藏——安陽博物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獲得了2017年河南省優秀展覽;2018年舉辦的《災害防治教育展》榮獲2018年河南省優秀展覽;2019年舉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展覽》榮獲2019年河南省優秀展覽;《圖說甲骨文發現史》《商代文字展》入選2020年國家文物局100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
重點文物 編輯本段
安陽博物館的藏品從舊石器時代到近代,具有殷商文化代表性和安陽地方特色。截至2021年底,收藏12829件(套)珍貴文物的數量是5170件(套)安陽地區的藏品是天然的、歷史、藝術類文物、標本等,藏品包括甲骨文、玉器、有金屬器皿等十幾類,其中殷商文化是安陽博物館的收藏特色,如商代豎紋黑陶像、西周的虎形玉佩;清代著名書畫家高的作品,也是安陽博物館的書畫精品;2019年,安陽博物館根據館藏紅色文物制作的珍貴影像資料《車行百里伴偉人》《邢真同志的榮譽勛章》獲得70位最震撼中國網民“鎮館之寶”稱號和“優秀組織獎”
商代豎紋黑陶像:商代豎紋黑陶像,一件商代陶器,屬于容器,出土于安陽殷墟遺址。此文物為陶土黑陶,由器身和高圈足組成,口徑17.5厘米,底座直徑14.6厘米,高23厘米。該文物形似青銅,外卷敞開、筒狀形、直腹、質地細膩、顏色較深,是殷商時期制陶技術的杰作。圈足像雖然是殷墟常見的器物,但也和這件文物一樣保存完好、拋光黑陶很少,因此該文物為研究商代的制陶業和社會生活提供了很高的學術價值。
西周虎形玉佩:西周時期的虎形玉佩,是西周時期的玉器,全長16.4厘米,寬10.3厘米,厚1.5厘米。玉佩為虎形扁平體,外輪廓呈弧形,玉佩表面拋光光亮。這件文物制作精美,拉長的雙鉤紋具有商周時期的典型特征,對研究西周玉器禮制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王鐸行書軸:該作品是王鐸(1592年—1652年)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創作時,長164 cm,寬50 cm。內容為五律:什么枕頭勺子怎么了It 相對自給自足。老大只當笨手笨腳,若云山一同歸來。聽到木頭的聲音,夢里穿衣服都覺得丟人。龍蛇若留,空林藏。款:長春寺■舊作辛卯夏夜,王鐸。款印二白:王鐸之印、煙潭漁叟。
獸面紋錐足鼎:1964年,安陽市北郊三家莊窖藏出土了一件商代中期的獸面錐足鼎。鼎口開邊薄耳立,一耳上下對應一足,最大徑在上,圓底,三錐足中空,呈外展狀,腹部飾單層獸面紋,上下界以珠相連。該鼎生活在比殷墟一期文化更早的時代,對于研究殷墟文化起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車行百里伴偉人》:《車行百里伴偉人》是安陽博物館根據館藏紅色文物制作的珍貴影像資料,榮獲2019年最震撼網友70件“鎮館之寶”稱號及“優秀組織獎”視頻中的吉普車是毛澤東來安陽時拍攝的。它陪著毛澤東走過安陽的街道、這個村莊已經成為見證這段歷史的實物。
《邢真同志的榮譽勛章》:《邢真同志的榮譽勛章》是安陽博物館根據館藏紅色文物制作的珍貴影像資料,榮獲2019年最震撼網友70件“鎮館之寶”稱號及“優秀組織獎”視頻顯示邢振 兩套重要的榮譽勛章,記錄邢振 見證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勇氣、信仰、大無畏氣概。
學術科研 編輯本段
截至2023年底,安陽博物館已編撰出版《安陽歷史文物考古論集》《安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圖錄》等圖書10余種,在各類期刊雜志發表論文數百篇,其中《安陽地區木版年畫刻版》獲獎“河南省博物館學優秀成就獎”一等獎。文物保護、修復、在科研方面,安陽博物館一直在探索研究,發表了《安陽墓志選編》《安陽博物館藏甲骨》《淺談殷代青銅器的修復》等相關論文。修復的文物比比皆是,符合“修舊如舊”修復的概念,用最接近原始文物的技術,修復的書畫文物都是楊伯潤的、馬泉 ■畫丹青,清代賈珍、鐵保 ■作品馬,安陽當地著名藝術家、史春荃的作品等。2019年,安陽博物館對殷都區王峪口村龍溪寺功德碑碑文進行拓印整理由于該碑年代久遠,砂巖碑出現多處裂縫,2020年對該碑進行了膠粘修復搶救。
社教活動 編輯本段
安陽博物館將舉辦各種社會和教育活動。活動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指導思想,注重創新意識。在博物館內舉行的活動如下“小講解員夏令營”木版年畫制作”石刻文物拓印”等等,這個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孩子;安陽博物館深入學校、在社區和其他地方舉行的活動包括“第二課堂”我們的節日”安陽歷史文化講座”等等,在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安陽博物館現已成為北京大學考古研究所、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庶人學院、安陽市第一中學、安陽市文博園小學等近百所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
2018年以來,安陽博物館一直面向社會招募熱愛公益活動的志愿者,協助安陽博物館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參加博物館組織的大型活動、參觀過程中對觀眾的講解和引導、維護展品和觀眾的安全等。
獲獎榮譽 編輯本段
2013年,安陽博物館入選“何 南省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名單。
2014年10月,安陽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安陽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9年,安陽博物館獲獎“河南省博物館社會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2020年12月,安陽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72018年,安陽博物館舉辦的《文物修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獲2017年河南省優秀展覽。
2018年安陽博物館舉辦的《宋孝宗貨幣政策論析》獲2018年河南省優秀展覽。
2019年安陽博物館舉辦的《從保存到典藏---安陽博物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獲2019年河南省優秀展覽。安陽博物館舉辦的《災害防治教育展》《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展覽》入選2020年國家文物局百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