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學院
萍鄉學院(英語:Pingxiang University:PXU),是一所以工程為導向,以文理為基礎,多學科互相支持、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注冊學校是平 江西省萍鄉市安北大街。萍鄉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41年的省立萍鄉簡易師范學校,1949年更名萍鄉師范學校,1978年設立專科班,1982年成立萍鄉教育學院,1993年更名萍鄉學院,201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命名萍鄉學院。2016年,他被授予學士學位學位。201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截至2024年5月,萍鄉學院校園面積1200畝,建筑面積32.95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2561人,其中本科生12067人。學校有11個二級學院,32個本科專業。有1個省一級專業,10個校級專業,1個省屬高校綜合改革試點。紙質書收藏134.3萬冊,152萬本電子書。截至2023年12月,萍鄉學院擁有教職工839人,其中專任教師588人。
2024年排名中國軟科學大學(主榜)萍鄉學院排名509。
辦學條件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11個二級學院,涉及工科、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法學、歷史等八個學科32個本科專業。
教學建設
到2024年5月,學校擁有1個省級一級專業10個校級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和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3門課程,6門省級一流本科,省屬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截至2023年12月,省級在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9門課程,39門校級精品網絡課程,10門思政網絡課程。
師資規模
截至2023年12月,萍鄉學院擁有教職工839人,其中專任教師588人“雙師型”教師280人,占專任教師的47.62%有專任職稱的專任教師42人,副高級職稱146人,中級職稱253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31.97%專任教師中,74人具有博士學位,405人具有碩士學位碩士和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學位以上是81.46%根據官方網站 2024年5月,學校引進了一名國家重點研發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杰出的中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教育部的優秀人才、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百萬人才、江西青年井岡山學者、江西省高校名師及其他人才70余人。
合作交流 編輯本段
2022-2023學年,萍鄉學院積極參與或協助舉辦江西海外教育展、中國-東盟交流周、第五屆PUP國際跨學科項目研究會議及其他交流活動,副會長吳岱社教授出席“中泰新型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研討會”添加泰國格樂大學、新加坡南洋管理學院、韓國明知大學、保加利亞瓦爾納自由大學、長崎活水女子五所海外合作大學日本大學應泰國格勒大學邀請參加2023年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邀請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科技大學的科拉科夫·弗拉基米爾教授、Kulapova,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奧莉加·副教授尤爾杰夫娜等人來校講學。
截至2024年3月,該校與英國、加拿大、德國、烏克蘭、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并與英國金斯頓大學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加拿大荷蘭學院、保加利亞瓦爾納自由大學、泰國格樂大學、馬來西亞拉曼技術大學、新加坡南洋管理學院、明基大學,韓國和長崎活水婦女和美國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學分互認交流項目、寒暑期訪學項目、碩士博聯合培養項目等。
學術研究 編輯本段
科研平臺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已建成江西省工業陶瓷重點實驗室等5個省級科研平臺,湘贛邊界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院等6個校級科研平臺。
科研資源
萍鄉學院圖書館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不包括各學院資料室面積)有11個閱覽室和書庫,11個自習室和3446個閱讀座位。到2023年8月30日,文獻總收藏量為135.9萬冊,紙質期刊500余種,電子期刊7820種;引進中國知網、超星移動圖書館、百鏈云、信息素養教育數據庫,自建特色數據庫2個((《萍鄉儺文化數字資源庫》)(《萍鄉人文風景攝影作品數據庫》)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萍鄉大學已立項省級以上項目6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項、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 國家教育規劃項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三大工程、國家語委五題;8項行業標準匯編;發表論文2300余篇,其中CI論文300余篇,EI期刊50余篇;編寫教材、出版專著280余部;獲得70多項發明專利。
學校榮譽 編輯本段
2013年,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單位。
2013年,團委授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
2014年,團委榮獲全國推廣無償獻血獎。
2015年2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3年,排名中國軟科學大學(主榜)萍鄉學院排名第484位。
2024年,排名中國軟科學大學(主榜)萍鄉學院排名509。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