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陽澄湖

陽澄湖,亦名陽城湖,位居太湖平原,是區域內第三大淡水湖,且在蘇州境內面積排名第二。此湖坐落在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角,地處太湖與長江之間,地理坐標為北緯31°21’至31°30’,東經120°39’至120°51’。作為吞吐性湖泊,陽澄湖西部接納元和塘之水,東部則通過戚浦塘、楊林塘和濟河流向長江,南部與婁江、吳淞江、澄湖、淀泖湖群相連。湖面總面積為120.75平方千米,南北長度為17千米,東西寬度為11千米,周長約為166千米,平均海拔在2至3米,局部地區甚至低于2米。湖水平均深度為2.84米,最深處可達9.5米,總體容積約為3.2億立方米。

陽澄湖的形成與地質構造帶緊密相關,地形特征為四周高而中間低,輪廓似佛手。其深度自西向東逐漸減小,湖底地形亦有小起伏。湖內兩條帶狀埂堤(即蓮花島和美人腿)將湖泊劃分為東湖、中湖、西湖三區,流域覆蓋蘇州姑蘇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常熟市和昆山市。該湖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8℃,年降水量在1100至1150毫米之間。湖中生物資源豐富,包括50多種濕地植物,116種野生鳥類和67種魚類。此外,陽澄湖還孕育了如陽澄湖大閘蟹、鰱魚等知名物種。

陽澄湖是蘇州市工業園區的第二水源,也是昆山市飲用水源的補充,同時還是蘇州飲用水源地的取水和備用水源。湖區天然風光秀麗,沿湖周邊已形成了如唯亭陽澄湖旅游度假區、昆山陽澄湖旅游度假區等旅游景點。1966年5月,成立了“江蘇省陽澄湖水產資源繁殖保護管理委員會”,每年都會放養大量蟹苗及草、青、鰱、鳙、鳊、鯉等魚類,至90年代,水面利用率已達100%。2010年起,陽澄湖生態高效漁業產業園開始建設,并于2020年完工,同年,陽澄湖大閘蟹被評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2019年,陽澄西湖隧道進行了擴建,隧道向西延伸,穿越星湖街和陽澄西湖水域,最終在蘇州工業園區陽西地塊復墾整治區西側結束,其中穿越陽澄西湖水域的長度為1100米。

目錄

地理環境 編輯本段

陽澄湖地區享有亞熱帶溫潤型季風氣候,年度平均氣溫為15.8攝氏度,全年無霜期長達233天,年降雨量介于1100至1150毫米之間。1962年,該地區曾記錄到1611.7毫米的年降雨量最高值,日降雨量最高為343.1毫米,且降雨多集中在5月至9月。當地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氣候特征是溫和多雨。陽澄湖的水位主要由大氣降水、太湖排水以及人為調控決定,其水位常年在2.8至3.0米之間,年變化幅度約為1米。在伏汛期或長江落潮時,若陽澄湖水位超過長江,則可排水至長江;而在伏旱期或長江漲潮時,則可通過引入長江水來調整陽澄湖的水位。

地質特征

從地質構造角度看,陽澄西湖坐落在湖(州)蘇(州)斷裂帶上,這是蘇州境內最大的隱伏斷裂,呈北東走向,至今仍處于活躍狀態。斷裂的西盤是上升區,而東盤,即陽澄湖洼地,則持續下沉,沉積層厚度超過240米,而西盤僅為100至200米。陽澄湖的南北岸位于東西向構造帶上,南側斷裂即蘇(州)昆(山)嘉(定)斷裂,與湖蘇斷裂相接,第四紀活動顯著。新生代以來,該地區不斷下沉,多個盆地被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物填滿。在晚更新世的玉木冰期,由于氣候寒冷和海面下降,太湖平原上沉積了黃褐色、棕黃色、暗綠色粉砂質亞粘土,形成了西南向東北傾斜的地形。地層主要由粉質粘土和粉砂層構成。

地形地貌

陽澄湖位于常熟虞山、昆山馬鞍山及蘇州虎丘山之間的低洼地帶,整個洼地周高中低,呈碟狀,平均海拔僅2至3米,部分地區低于2米。湖深自西向東逐漸減小,湖底地形略有起伏,其中西湖湖底起伏最為顯著。湖內兩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狹長半島將湖體劃分為東湖、中湖、西湖三部分(其中東湖面積最大,中湖次之,西湖最小),三湖通過河浜港汊相互連通,整體湖泊輪廓呈佛手狀。

水文特征 編輯本段

水系組成

陽澄湖是太湖平原第三大淡水湖,對陽澄地區防洪、排澇、引水和灌溉具有調蓄作用,同時也是蘇州市區和昆山市城區的主要飲用水源。陽澄湖周邊約73條河道連接湖泊,其中主要進出河道有59條,包括西線17條、北線12條、東線15條、南線15條,約30條河道常年有水流。湖體周邊河道順應自然水流,水流方向主要為自西向東,進水口位于西部和西北部,如里塘河、北河涇等,出水口則位于東部和南部,如七浦塘、楊林塘和婁江等。

陽澄湖的平均湖深為2.65米,最深可達9.6米。其中,中湖區域湖底平坦,水深介于1.3至3米之間,平均水深為1.8米。東湖的湖底同樣平緩,水深在1.3至2.5米,平均水深為1.71米。在正常水位條件下,湖泊的蓄水量約為1.708億立方米,湖水pH值為8.6,礦化度為174.81毫克/升,屬于重碳酸鈣型、水質柔軟、微堿性的淡水湖。

陽澄湖的多年平均水位為2.99米,蓄水量約為2.1億立方米。自2000年以來,由于“引江濟太”項目的常態化運行,湖泊的平均水位上升至3.23米,相應蓄水量增至2.7億立方米。該湖的歷史最高水位為4.31米,最低水位為2.12米,多年平均高水位為3.54米。

陽澄湖陽澄湖

陽澄湖是蘇州工業園區和昆山市的第二水源地,同時也是蘇州市的關鍵戰略儲備水源和國家二級水源保護區。該湖具有豐富的容蓄水量、優質的湖底底質、清澈的水體、豐富的天然餌料、龐大的生物量和低含沙量,湖水透明度平均為133厘米,含鈣量高達23.8毫克/升,鎂、磷含量分別為6.00毫克/升和0.01毫克/升,氨氮含量平均在0.18毫克/升以上。陽澄湖的水溫全年保持在4℃以上,冬季很少結冰。

土壤方面,陽澄湖全湖的硬底面積超過65%,表層主要是粉沙、泥質沙和沙質泥構成的斑塊狀結構。陽澄西湖底部為灰色黏土和亞黏土,并含有泥炭層,質地較軟。湖畔的黃泥表面光滑,富有光澤,含有氧化鐵,易于膠結。近岸地帶為黃色亞黏土,質地堅硬。

生物多樣性方面,陽澄湖濕地保護區記錄有59種鳥類,數量超過萬只,其中包括青頭潛鴨、云雀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以及羅紋鴨、白眼潛鴨等瀕危物種。2018年11月的生物多樣性調查中,記錄到22種鳥類。到2022年,共發現80余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鳥類70種,包括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黑翅鳶、水雉)和罕見的遷徙雁鴨類白眉鴨。湖內有10多種候鳥,主要有野雞、野鴨等水禽和食魚鳥類。

陽澄湖的水產資源豐富,共有70種淡水產品,其中白魚、鰱魚、清水蝦、大閘蟹被譽為“湖中六寶”。湖內有67種魚類,以鯉魚、鳊魚、鯽魚、鱖魚(即桂魚)為主,其次是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即花鰱)、翹嘴紅和蒙古紅(即白魚)。年產量平均約為4000噸。此外,陽澄湖還盛產青蝦,為此還設立了陽澄湖淡水蝦種質創新基地。同時,湖中還有鰻鱺、甲魚等特種水產品,湖螺資源也十分豐富,但清明之后的湖螺主要用于池塘喂養青魚。

陽澄湖水域至2023年覆蓋了約3000畝“水下森林”,栽種了包括金魚藻、菹草石芽、苦草、黑藻、黃絲草、穗花狐尾藻等在內的8種陽澄湖原生沉水植物。這些植物形成了多物種、多季相的異齡復層群落結構。此外,大型水生植物種類達20余種,其中深水植物包括苦草、馬來眼子草和豬鬃草,而挺水植物則以蘆葦和茭草為主。該區域的平均植物密度為每平方米507.3克。陽澄湖底泥中還分布著豐富的水生維管束植物,湖中底棲和浮游生物種類繁多,有機物質含量豐富。

風景名勝 編輯本段

陽澄湖地處城市近郊,卻給人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其獨特的休閑度假方式使其成為江浙滬地區旅游的新寵。如今,這片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區已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園林化的國家級濱水休閑度假勝地。

陽澄湖半島生態休閑度假區:位于蘇州工業園區北部的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南至婁江,西至陸涇河,東與北至陽澄湖園區界址,是中國旅游局首批公布的17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一。度假區是一片深入陽澄湖的陸地,三面環水,總面積24.3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9.05平方千米。區域內擁有近200種野生植物和近200種栽培植物,以及30余種水生植物。度假區內設有蓮池湖公園、仙櫻湖公園、云杉湖公園等三個開放式公園。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曾榮獲《中國國家旅游》2017年度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21世紀經濟報道》第二屆亞洲旅游紅珊瑚獎“最受歡迎旅游度假區”等榮譽,并是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評定的中國百條最適合騎行游覽線路之一,同時也是蘇州市唯一獲批準的江蘇省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

蓮花島度假區:蓮花島坐落于江蘇省陽澄湖的西湖、中湖、東湖中心,面積約3平方千米,四面環水,形狀宛如蓮花,因此得名。島內總面積1.64平方千米,設有西咀濕地公園、陽澄湖旅游集散中心(眾創空間)、三元府第、漁港風情、憶園民俗館、蟹文化館等景點。

重元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擁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該寺于2003年進行重建,并于2007年11月17日舉行開光儀式,成為江東地區最大的觀音修行地。寺內的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高達16.5米的三世佛,以及一組海島觀音雕塑。鐘樓中懸掛的梵音大鐘,是唐朝的第一聲第一律。鼓樓內置有銅腔皮革鼓。寺內供奉的佛像、菩薩像、金剛像及法器等,均規模宏大。觀音閣內的大觀音像高達33米,由88噸重的錫青銅鑄成,表面貼金,形象莊嚴,是中國室內觀音像之最。每年,這里會舉辦多種佛事活動,包括迎新春祈福法會、觀音法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浴佛法會(四月初八)以及臘八法會等。

蘇州天主教堂:位于陽澄湖半島西南角,一座高聳的塔尖教堂映入眼簾。這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建筑,巧妙地融合了蘇州傳統粉墻黛瓦的色彩,呈現出中西合璧的獨特風貌。教堂占地面積達2750平方米,主塔高77.6米,是中國最高的教堂建筑。

草鞋山遺址:于1956年由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文物普查中首次發現,并于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擁有豐富的文化堆積,厚度達11米,可分為10層,從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直至春秋吳越文化,幾乎涵蓋了太湖地區乃至長江下游一帶新石器時代至先秦歷史的全部。作為太湖流域古文化新石器時代遺址,草鞋山遺址內發現了中國最早具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水稻田,以及最早的結構型房屋(內有一張由野馬馬筋編織的革布)。此外,遺址中還首次從地層上證實了琮、璧、串飾等玉制品是良渚文化的遺物,為中國玉器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普通海鷗    下一篇 四大天王

標簽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语对白刺激做受xxxxx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免费激情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区精品在线| 国产免费人人看大香伊|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国产疯狂露脸对白|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导航深夜福利|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最近2019中文字幕无吗|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三级久久| 日本理论片2828理论片|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好黄好猛好爽好痛的视频| 国内精品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