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離跑
短距離跑(short-distance race)是田徑徑賽項目中的一類,田徑運動徑賽項目中距離最短、速度最快、人體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在大量缺氧情況下完成的極限強度的運動項目,簡稱短跑。正式比賽項目有100米、200米和400米3項,少年和室內田徑比賽還有60米跑。比賽時采用分道跑。其運動特性是人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在確定的跑道上跑完規定的距離,并以最先跑完者為優勝的項目;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并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

歷史起源 編輯本段
短跑歷史悠久,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短跑就是五項運動比賽項目之一。19世紀,當近代田徑運動在歐美形成初期,短跑已是基本項目。1896年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100米和400米被列為男子比賽項目,1900年第2屆奧運會上又增加了200米項目。女子100米、200米、400米則分別于1928、1948、1964年被列為第9、第14、第18屆奧運會比賽項目。
項目組成 編輯本段
短跑的技術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終點跑4個緊密相連的部分組成。起跑采用蹲踞式,正式比賽必須使用起跑器。經過長時期以來的發展,短跑的技術、訓練方法、場地設施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使短跑成績提高很快。由于短跑中的100米跑比賽是速度最快和競爭最激烈的比賽,被世人稱為“飛人賽”。
短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也是速度素質的代表項目。經常、系統地練習短跑,能有效地發展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神經、內臟系統的功能,還能培養競爭意識和頑強的意志。因此,它在學校體育教學、大眾健身以及其他運動項目的身體訓練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把短跑列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全國田徑業余鍛煉標準》的鍛煉和測驗項目之一。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