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地理百科    建設建筑    景觀景點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著名的佛塔,又稱大理三塔。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5公里外,蒼山的樂盈峰在西邊,洱海在東邊,洱海建于南詔、大理時期,距今近1200年。根據《南詔野史》及明清其他相關古籍的記載,一般認為崇圣寺三塔建于唐朝元年(公元836年)花了8年時間才建成,還花了很多錢雇傭工匠它是古代云南的標志性建筑。

崇圣寺的三座塔由一座大塔和兩座小塔組成這座高塔被稱為千尋鐵塔施工工藝為16級方檐空心磚塔,高69.13米,具有明顯的唐代建筑風格。南北塔整體輪廓呈圓錐形,具有明顯的宋代建筑風格這兩座塔相距97米,高42米.19米,是一對十級八角磚塔,檐密。三座寶塔矗立在它們的腳下,千尋塔在中間,兩座小塔呈拱形南北向。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目前占地1000畝,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區以三塔為中心,景點主要有三塔、南詔建了大鐘和宇通觀音殿;后區則是崇圣寺。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是蒼耳的觀光區、文物古跡、佛教文化、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其中崇圣寺的三塔表現出了很高的造塔藝術,有著非常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筑價值。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大理的代表和標志。1978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對崇圣寺三塔的塔進行了專業維修、裂縫、大規模維修瓦片和其他部分,增強了三塔的抗震能力,恢復了古塔的外觀。2004年,大理州政府籌資約2億元,對清咸豐年間被毀的崇圣寺進行恢復重建新年 s日工程于2006年竣工,結束了崇圣寺有塔無廟的歷史。 

目錄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名稱由來

崇圣寺建于唐朝開元年間(713-741年)馮友蘭第十任南詔王時,收養了壽海驅魔人“以南詔為佛國,重建崇圣寺為大崇圣寺護國”建議,重建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建于唐朝的南詔國(836年),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古代佛塔;南、北二塔建在巨塔的后面,大約是在宋徽宗建造的時候(1101-1125年)清代云南回民起義混戰中,只有崇圣寺三塔完好。民國時期,崇圣寺成了軍營,除了三塔、宇通觀音堂外,其他建筑一片廢墟。

三塔全稱叫崇圣寺三塔,又稱崇圣寺三塔它是一組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寶塔建于原崇圣寺山門前,因崇圣寺三塔而得名。根據《滇略》和《大理府志》:三塔系“唐貞觀六年,尉遲敬德監造”開元初,南詔請唐朝工匠穆韜修復”。

唐代始建

南詔是唐朝建立的以烏蠻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包括白蠻等民族。南詔政權延續了兩百多年,傳了十三個國王、藝術、民俗和宗教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唐朝南詔時期,佛教在中國得到提倡,后期達到頂峰。佛教的繁榮極大地促進了寺院的出現,宣化寺、感通寺、崇圣寺、華亭寺等寶塔應運而生。

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

據考證,崇圣寺始建于唐代開元年間(713-741年)三塔的主塔建于唐朝的南詔國(836年),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古代佛塔;南、北二塔建在巨塔的后面,大約是在宋徽宗建造的時候(1101-1125年)崇圣寺建造規模宏大,據《南詔野史》“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大理崇圣寺建在山頂上,地基占據了方圓七里地。圣人李先哲建立了三座寶塔,高30英尺,有11,400尊佛像,890座房屋和4550斤青銅。自保十年至天啟元年,主要工匠是龔濤、徽義、徐立。

古代大理國,地處亞熱帶,雨水豐富,靠近洱海,洪水多由于古代科技落后,人們認為它是龍,但在古籍《金石萃編》中有記載:傳說龍拜塔畏彭大理過去是龍澤,所以它是城鎮。則建三塔降龍。可見,造塔鑄彭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尊佛,也是為了節水防災。在塔的四個角落,建造了一只青銅金鵬鳥,據說是為了壓制洱海中的水怪現在金鵬已經沒有水怪了,只剩下修復前的金鵬鳥腳。

宋元時期

經過幾代的擴張,到了宋朝“大理國”期間,崇圣寺達到頂峰。大理九王去崇圣寺“遜位為僧”不僅使崇圣寺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家寺廟,也大大擴大了崇圣寺的影響力。

北宋至和三年、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農歷五月初六大理發生大地震,史書有記載:城墻上擠滿了人,城樓在中間(大塔)破裂如破竹,十日后安然無恙。后面的兩個小塔被地震震歪了,而且一直歪到現在,真是奇觀。

從元朝到清朝中葉,崇圣寺一直受到皇室的保護。元武宗判了十四年(1311年)和元泰定三年(1326年)特明文規定,對崇圣寺的寺產嚴加保護,任何人不得私自拿走。并對其進行維護,使崇圣寺成為元代“寺廟回春,三塔挺立,金碧輝煌,山色秀麗(相等)因此,元代時,崇圣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時期

明代李元陽《崇圣寺重器可寶者》記載:寺內有五重兵器,一是三塔,二是鐘,三是雨銅觀音,四是道士宋佛的牌匾,五是三圣一的金像。說明當時寺內有三座佛塔、巨鐘、雨銅觀音、五寶鄭杯和佛肚邊。

明正德九年(1514年)在地震中,大理古城大部分房屋倒塌,千尋鐵塔也倒塌了“裂兩腳,如折竹”,最后竟然“旬日復合”南北兩座小塔只傾斜,“兩小塔如翼內向”

清朝咸豐年間,云南回民在咸豐起義六年(1856年)帶兵攻克大理,混戰中,大部分宮殿被燒毀,僧人四處逃散,只有三塔完好無損。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崇圣寺成了軍營,除了三塔、宇通觀音堂外,其他建筑一片廢墟。

在1925年的地震中,千尋鐵塔的頂部被推倒,大理 “ 城市與酒店破舊的房子像灰塵一樣”,“ 中塔金頂落地時受損好在還有3356座塔”。

中華民國

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至1980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對三塔進行維修和加固。1976年,國家文物局撥出專項經費,用于勘察設計和施工準備1977年提出了初步加固方案1978年5月開始架設,對受損情況進行復查,修改維修工程計劃和考古發掘工作1980年完工,歷時三年。維修中,從塔頂和塔基共發現文物680余件,其中佛像100余尊,其中一尊純金佛像重1000多克。

2004年,大理籌資近2億元恢復重建崇圣寺新年正式結束后2006年11月15日,崇圣寺開始對外開放,結束了大理 無塔寺。

2011年7月,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成功被列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建筑特色 編輯本段

建筑結構

崇圣寺主塔(千尋塔)它是一座磚塔,有著密密的屋檐和亭臺樓閣,在中國古塔建筑史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塔的整體形狀為方形,但采用中空管結構,向心力相對均勻,減少了橫向剪切力的負面影響,因而抗風抗震能力強。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大理1000多年的歷史上多次發生強震,大理多大風,但千尋鐵塔依然屹立在蒼洱之濱。

主塔和南北兩座小塔,密檐結構設計相同,但外觀和層數有差異:主塔是正方形的,有16層,在南面、北塔都是八角形的、十層。接連發生地震后,千尋鐵塔一度被撞掉塔頂,南、北塔也在地震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后來被政府解決了恢復和重建。

千尋塔

千尋塔是崇圣寺三塔中間的主塔,高69.13米,“尋”古代是測量高度的單位,一搜等于八尺“千尋”是形容主塔之高。千尋鐵塔有16層,有一個木梯盤旋在塔的中央。塔身呈紡錘形,線條圓潤,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風格。

平面臺基

千尋鐵塔平面呈正方形,寬9.85米,兩層橋臺,上邊長21米,高2米用磚塊建成住友形狀,周圍用長短寬窄不一的階梯石鋪砌。站在東方中央的是8龍.23米,高約5米的石墻,正面刻著“永鎮山川”四字。墻的兩側,砌1寬.6米的踏跺。下橋臺的邊長為33.5米,前高后低,平均身高1米左右鵝卵石平臺是開放式的,青石壓面設有鉤眼柱,鉤眼高度為0.8米,寬度1-1.5米,中間空心“十”字體,柱子上刻珍珠,柱子四角刻獅子。根據《修崇圣寺塔欄桿碑》,這些鉤孔、了望塔是明成化年間加建的。橋臺西側加蓋5級臺階,寬2.3米。

塔身塔檐

千尋塔是唐代的密檐塔它的主要特點是塔壁上沒有柱子、木制的裝飾,如桶;每座塔的屋檐都是磚砌的,塔檐的角上斜插著菱角牙。千尋鐵塔的結構從第二層到第十五層基本相同,第十六層是塔頂。從二樓到九樓,除了結構一樣,大小也很相似,九層以上的縮水逐漸明顯。以二樓為例,塔樓高度為1.35米,每邊10寬.2米、下為10.5米,下部寬25厘米、高約20厘米的橫梁與一樓屋檐相連。上部建重檐,每17層磚每次上浮5至7厘米。跳出來的第二層磚被建成菱角牙。檐部總長12.2厘米、高1.8厘米。其中重疊部分為1高.2米,檐面0.6米。四角略上翹,高出塔檐中間約30厘米。

塔剎

塔剎位于塔的最高處,看起來像一個小碗蓋的塔塔式制動器一般由制動座組成、閘體和閘頂由三部分組成,主要用于存放物品和裝飾。

1925年,千尋鐵塔被徹底摧毀,塔頂只剩下一個蓋碗,底部直徑為2.28米,高1.07米,壁厚1.5厘米,碗底向上收縮成直徑約50厘米的圓口。蓋碗用邊框包裹,內嵌銅質空心套袖側寬37厘米,壁厚1厘米,上口縮成直徑約20厘米的圓形。整個套筒埋在住友至16層的塔頂,深度為3.47米,兩段套。蓋碗上有8個鐵環,一段鐵鏈遺存,一根邊長2厘米的方形鐵柱。

南、北小塔

兩座小塔,南北向,圓錐形輪廓,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風格,建于大理段正嚴、段正興時期(從1108年到1172年)兩座塔相距97米,每座塔的高度為42米.19米。一至八層是中空的直墻,里面有十字架。底座也是八角形,八層以上是實心的,下面是空心的。

平面臺基

南北塔平面呈八角形,地基與千尋塔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為夯土結構。這種地基方法與千尋鐵塔完全不同,后者是一種堅固的全屋地基,深度為2.8米,每邊比塔寬1.5米。據調查,南北寶塔的橋臺原是磚砌住友式,但早年因無人看管而損毀嚴重,后改為石砌橋臺。現有地基大部分裸露于地面,表面風化剝蝕,凹凸不平,影像難以分辨。

塔身與塔檐

南寶塔和北寶塔呈圓錐形,輪廓堅硬筆直。塔身高度底層4.4米,二至七樓1.2米左右,八樓到九樓87厘米,頂樓38厘米,加上蓮花座或者棋盤格平座的高度,塔檐沒有密平感。塔的第一層四周都是石碑,沒有塔門;二樓兩側各有一個棋龕,高70cm、寬50厘米、30厘米深,佛內、菩薩像一尊;八樓的大門沒有t穿過塔中心,四面用磚雕成“破子楞窗”頂樓上的四個棋龕和四個破子楞窗戶;塔身中間有一座磚砌塔形建筑,塔身八角用磚雕成“寶珠形倚柱”蓮花柱基礎上部承重量。此外,第四、六、八層塔下用磚仿花扁座,其余各層作蓮座。八樓以下的塔是中空的,面積為0.8米*8米,中央有一根直徑3厘米的柱子,柱根插在基上皮塔的中心點上,柱頭達到八樓頂部,間隔七層、八層磚由木枋支撐。

塔剎

南北小塔制動器高度4.85米,中柱為錐形鐵柱,全長17.6米(埋在砌體內2.79米,高出4號塔頂.81米),只用寶珠、傘蓋、寶瓶,不施相輪。

建筑布局 編輯本段

整體布局

崇圣寺三塔建在原崇圣寺前。 三塔以南336米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桃溪。三塔以北76米處有梅溪,東鄰滇藏公路。崇圣寺的東面是 和 千尋塔,它的全稱是“明道,法界的通靈者,騎在塔上”兩座小塔分別位于崇圣寺的南北,三座塔呈等腰三角形排列,與千尋塔相距70米三塔呈現三足鼎立,布局和整體造型和諧統一。崇圣寺三塔位于蒼山十九峰中央峰腳下踏入崇圣寺就能看到它們;千尋塔、存放重鑄巨鐘的宮殿、宇通觀音殿和崇圣寺大雄寶殿都位于一條中軸線上。

崇圣寺的三塔造型優美,千尋塔造型優美獨特,與兩座小塔組合排列“品”話,主次分明,但整體統一。從遠處看,對比鮮明,在造型上相互映襯、和諧協調。

內部布局

千尋塔

千尋鐵塔是一座方形空心磚塔,檐密,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塔之一其塔基前有永鎮山河四個大字,筆力遒勁,大氣磅礴。除了重疊,塔身全部刷成白色。千尋鐵塔每層樓的前后兩側中央各有一個券龕,用來放置一尊漢白玉佛像此外,相對的兩側都開有窗戶,這樣塔樓可以受到光線的照射,有利于空氣流通。塔底高約13米,西面有塔門走上樓梯,你可以到達塔頂。

千尋鐵塔共有16層,第二層到第十五層的結構基本相同,大小也差不多,第十六層是塔頂。在塔的二層東西兩側中間,有三個龕,一個大的,兩個小的中間的大龕里放著一尊佛像,大龕兩側放著亭式龕蓮花座和寺廟式屋頂,嵌有梵文碑文。在南北兩側,中間有一個憑證形的窗戶,直接通向塔中心。三樓南北有龕,東西有窗洞。以上各層依次交替,塔往上縮。這座塔是中空的在古代,有井字形的樓梯供人們攀爬。目前樓梯壞了,不可能爬到頂上。塔頂有一個金屬塔閘蓋、寶頂、金雞等。

南、北小塔

南、北面兩座小塔為八角空心磚塔,檐密,十層相同。兩座塔都涂了一層白泥,除了兩層、八樓設置的券龕除石佛像外,其余均飾瑞云、蓮花、寶瓶等。此外,兩塔頂部還有三個銅葫蘆作為裝飾。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以三塔為核心,占地1000畝,分為兩個區域:前區以三塔為中心,景點主要有三塔、南詔建了大鐘和宇通觀音殿;后區是崇圣寺,號稱漢傳佛教第一寺。總體布局可以概括為三條主軸線,分為八個單元、九進、十一層次。其中大鵬金翅鳥依主中軸線依次而建、山門、護法殿、彌勒殿、十一面觀音殿、大雄寶殿、阿嵯耶觀音閣、山海大觀石牌坊、望海樓。中軸線兩側和次軸線上有零星的方丈大殿、羅漢堂、千佛廊、客堂、齋堂、護法殿、祖師殿、佛教研究院等。

相關景點 編輯本段

大雄寶殿

高大明亮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是對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模仿它有九個重檐開間,寬度為51.高7米,高26米,是中國最大的佛教寺廟。《張勝溫畫卷》巧妙的雕刻成1的高度.8米和117米長的木雕卷軸安裝在大雄寶殿內壁的巨型壁龕中,是國內外獨一無二的木雕卷軸。大雄寶殿是佛教寺廟中等級最高最核心的建筑,也是游客參觀和信佛的核心區域。因為世尊無畏有力,所以被稱為大雄。

九龍浴佛

相傳佛陀在農歷四月初八出生于北印度天下著雨,花香四溢,九龍在天上飛,吐水給太子洗澡這就是所謂的它“九龍灌頂”,九龍浴佛由此而來。石尊出生后,一周能走七步,就叫這個“步步生蓮”他指著天空,指著地面,說到做到“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

九龍浴佛噴泉是根據九龍王子洗澡的傳說九龍和王子以石雕的形式雕刻成一組風景,石雕和噴泉的結合體現了浴佛的真實效果。

南詔建極大鐘

南詔劍仲達鑄于公元871年,南詔吉劍十二歲,故名南詔劍仲達。據徐霞客 s 《滇游日記》記錄:鐘巨大,直徑可達十余尺,但厚達一尺,聲音可達八十里…作為崇圣寺五大重武器之一,與三塔并稱鎮寺之寶,卻被清咸豐所滅、同治年間(從1856年到1872年)的戰亂。重鑄的南詔尖大角鐘是典型的佛鐘,由北京古鐘博物館根據史料設計,南京陳光機器廠鑄造。鐘體分為上、下面兩層,上層飾六波羅蜜紋,下層飾六天王像這座鐘有3米高.86米,口徑2.138米,重16.295噸。重鑄的南詔鐘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鑄造的第四座鐘,也是云南省的第一座鐘,生動再現了大理著名的老十六景之一“鐘震佛都”,以及“千古有三塔在天,一樓有風雨鐘在天”的景致。

雨銅觀音殿

宇通觀音鑄于南詔中興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關于觀音寺名字的由來,相傳當時大理崇圣寺有一位僧人,立誓終身養鑄一尊銅觀音像,為國為民祈福“鑄造時三段為模,但肩以下銅材先用光,忽如珠雨,正好第一,故名。

清咸豐年間,宇通觀音寺毀于大火,觀音銅像的手和衣襟也有損壞。直到光緒二十二年的1896年,時任大理巡撫的蔡標才將受損部分修復。50年代初,宇通的觀音寺還有超塵的稱號、兩位非凡僧侶的守護者。

到文化大革命時,宇通被認為是觀音“破四舊”的對象砸碎回爐。我們現在看到的宇通觀音寺,是在原址上擴建重建,于1999年竣工是云南省迎接世博會的精品工程。現在的宇通觀音寺高29米.99米,占地8100平方米,建筑面積4384平方米,是三塔文物景區的又一重要景點。殿內居中的2.在2米高的漢白玉須彌山上,有1.8米鍍金銅鑄蓮花座,蓮花座8個支架.6米高銅鑄鍍金雨銅觀音。重鑄的玉通觀音是根據清末遺骨照片精心臨摹的,重11噸。慈祥、善良的女臉,健壯挺拔的男身材,是典型的南詔、大理晚期男性觀音向女性觀音過渡時期的造像。

文物發現 編輯本段

1978年至1981年,國家撥款對崇圣寺三塔進行維修修復。在維修千尋鐵塔期間,在其頂部和塔基出土了680多件各種文物。其中,塔莎中柱底座出土567件,中柱以東坑中出土6件,西坑出土8件,塔頂碗內壁覆蓋1件;塔的第七層西北角墻上的洞里出土了三件;塔基底壁洞出土104件。這是目前發現的南詔、大理時期一批具有高度豐富性和重要性的文物。這些出土文物是為了研究南詔、大理時期的宗教、歷史、文化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崇圣寺三塔所藏銅鏡、瓷器、錢幣、印章等各種文物從側面反映了南詔、大理與內地經濟、文化聯系非常緊密。

佛教造像

千尋塔共出土了153尊佛像,其中大部分放在塔底,包括64尊佛像。出土了七十六尊菩薩像,其中五十八尊是觀音像,其他的都很有趨勢、普賢、除蓋障、迦葉等。主要是金屬雕像,有少量水晶、木雕和泥塑等雕像,高度從5厘米到28厘米不等。此外,這次還發掘了一座塔模、印章、錢幣、瓷器、樂器、日用器、金銀飾品等若干。

佛像可以清楚地辨認出是五方佛,佛像中間有六尊佛像、東方十三尊佛像、南寶生如來像兩尊雕像、西方二十尊阿彌陀佛、北方不空,如十尊佛像。桑塔塔藏族佛像的發式各不相同,有螺旋發和發髻。佛垂耳、少數人戴耳環,面容精致、豐滿有兩種,前者具有唐代造像的特點。從衣服來看,有袒胸的款式、脫外套中有三種袈裟,即緞帶袈裟和穿肩袈裟少數佛像肩寬腰細,似乎是受東南亞古代造像的影響。

在千尋寶塔中隱藏的菩薩雕像中,有18個看起來像人的雕像。頭戴佛冠,露出上半身,胸前戴花藤,下半身穿裙子。《大理國梵像圖》這尊雕像的標題是易昌觀音菩薩,它的形狀與在中國大陸看到的觀音有很大的不同。大理國佛教的這個觀音像,明顯是受印度佛像的影響。

文字資料

千尋鐵塔收藏的文物中有手寫的經文、刻文銅版、絹地符咒等。可惜由于年代久遠,大部分經書已經腐朽,只剩下四部經書。

在千尋鐵塔的塔閘底座發現了一塊《金剛經》的碎片出土時,外表呈深褐色,看起來像木炭后來在修繕時被揭開,送到故宮博物院裝裱。殘卷寬27厘米,長561厘米絲綢制成,用金銀粉書寫標題定在這一卷的第一部分“作為施主和出家人的董明清女人法等”在它下面是一個134厘米長的涂有金銀粉末的佛像“華南地區沒有金剛般若佛教協會”,次為“天王帝釋像”,再一次為五方佛、所有的菩薩后面都是圖文混排的佛教故事。另外三部經書藏在塔頂磚縫里的一個鍍金銅字里。打開后發現有三幀用墨書布寫經典,分別是《佛前自心印陀羅尼鈔》《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和《胎藏曼荼羅圖像》。

大歷明治四年刻的銅板

碑文是對寺廟布施的記載。目前青銅版的書寫格式完全符合南詔、大理國的做法是從左向右直寫。碑文是研究大理歷法和崇圣寺三塔維修歷史的資料。銅版尺寸10.5x7.3厘米,中文5行,楷書。保存完好,現存云南大理博物館。

其他文物

楊和豐銅像銘文

楊和豐銅像銘文”It 這是一尊大約50厘米高的銅像。正面全是官服和袖子,是一個官員形象。背面鑄文3行。為“追為譚戳楊峰,謂玄德公。楷書,關于在我正太平的時候匿名寫的。沒有楊鶴峰 史,而譚綽是南詔清平之官,相當于宰相。這個銅像大約是楊鶴峰上臺后,先人被封后,鑄在塔內祈福的雕像。能追封先人為“王”可能是大邑寧王楊干真。雕像基本完好,鑄造年代約為公元929937年。這是塔內罕見的非佛教銅像,值得研究。原作現藏于云南省博物館。

金藤織

金色藤編,一對兩件,金色,略圓,大小相同,直徑6.2厘米,厚0.8厘米,年代為大歷時期文物,是一對擺件。金藤編織以金線為材料,花紋大致可分為三層,最外層飾以繩紋,中間層飾以如意紋,最里層飾以五朵梅花。在縫隙處安裝方便的開啟機構。這兩件閃閃發光的手工藝品形狀很小、奇怪,制作精美,內部編織、焊接等技術現藏云南省博物館。

文化活動 編輯本段

佛事活動

2006年5月,僧人盛輝為大理崇圣寺題詞“大理崇圣,映西南”同年7月,大理崇圣寺開光儀式系列文化活動正式舉行,包括歡迎阿依耶觀音回家、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共識討論、為大理崇圣寺開業剪彩、大理崇圣寺開業典禮、崇圣寺佛學院揭牌儀式、佛祖與佛祖的煙火派對它的光芒閃耀、祝福儀式等一系列活動。

2007年4月16日,大理崇圣寺舉辦了首屆大理佛教文化研討會。并邀請了全國各地著名的佛教文化研究專家、學者、40多位高僧出席了會議。10月8日至次月8日,經中國佛教協會批準,由云南省佛教協會主辦大理崇圣寺承辦的三潭印月大法會在大理崇圣寺舉行。

對外交流

2006年9月19日,臺灣省靈九山代表團訪問了崇圣寺,并與以崇化和尚為團長的中國和尚團進行了友好交流。10月6日,臺灣省國民黨骨干連戰一行到訪大理崇圣寺,連戰為崇圣寺題詞:大殿巍然聳立,蒼山洱海捧著一顆神圣的心。

為了加強中日兩國對佛教的了解,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2007年1月29日至2月5日,包括大理崇圣寺住持崇化法師、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由中國佛教協會多名成員組成的大理崇圣寺佛教文化代表團訪問日本。此次活動參觀了日本寺廟,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誼,加強了大理崇圣寺和日中黃林友好交流協會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2021年2月21日上午,柬埔寨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總領事葉參觀了大理崇圣寺。全國政協委員、大理崇圣寺住持崇華和尚、云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葉熱情接待了總領事,并帶領其參觀了崇圣寺各大殿,沿途介紹了崇圣寺的歷史和文化。

公益活動 編輯本段

2006年8月28日,大理舉行了一次幫助學生的捐贈活動。大理相關部門領導出席并為大理本地高考文理科狀元頒獎。

2021年漾濞“5.21”地震發生后,崇圣寺三塔旅游區將按照應急演練步驟向南推進、北面的兩個停車場和廁所免費對外開放,并增派夜間值班人員維持秩序,最大限度減少游客在地質災害面前的損失。

2022年10月13日上午,大理崇圣寺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老年人慈善捐贈活動”崇圣寺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環境保護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截至2022年10月,崇圣寺累計捐贈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資金超過400萬元。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項目

1994年10月,崇圣寺三塔文物保護管理處成立,三塔公園成立。省、州、市文化部門對三塔公園進行科學規劃,自籌資金,投資8000多萬元,恢復重建了一批精美的歷史文化景觀。

2002年10月,為了整合達利 當地的旅游資源狀況、市政府決定成立大理旅游集團,桑塔公園隸屬于該集團。圣塔公園被列為三大風景名勝區quot,大力推行現代企業管理,進行升級達標。

2003年,崇圣寺三塔獲得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證書,同年8月18日,崇圣寺恢復重建工程開工。

2004年,崇圣寺通過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次年4月,崇圣寺大規模恢復重建,結束了崇圣寺三塔建成以來的近百年歷史“有塔無寺”的局面。崇圣寺的規劃布局以三塔保護為核心,并借鑒了國內外寺廟布局的特點、宋、元、明、根據清代建筑特點,按照主次軸線和八個平臺九個入口十一層進行規劃建設。

2006年1月1日,大理崇圣寺正式對外開放。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游客的數量逐漸增加。

2011年7月,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保護修復

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云南省文物隊對三塔進行了加固整修和維修,并對塔頂進行了測量和清理、塔基文物。

1976年至1980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組織對三塔進行了嘉靖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并增設了鋼筋混凝土圈梁、水泥灌漿法修補裂縫、補砌塔身塔檐、對崇圣寺的三塔進行了大規模的拆磚補磚維修,增強了三塔的抗震能力,恢復了古塔的外觀。在維護中,在千尋鐵塔的頂端、塔基等部位發現各類文物680余件。

1997年香港回歸后,南詔大鐘樓得以重建、重鑄建極大鐘。1999年,玉通觀音寺重建重鑄。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瑪尼石    下一篇 比薩斜塔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草莓污视频在线观看午夜社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亚洲网站在线看|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片段|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黄色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好男人手机在线|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影视|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扒开女人双腿猛进猛出免费视频| www国产91|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 成人在线手机视频| av无码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