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
植樹節(Arbor days)是一個鼓勵人們種植和愛護樹木的國際節日·斯特林·莫頓(Morton)于1872年啟動。根據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植樹節、植樹周和植樹月被稱為國際植樹節。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中國的植樹節在每年的3月12日。
由于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的名稱也不同,比如日本“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植樹月”南斯拉夫稱“植樹周”印度稱“全國植樹節”法國稱“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森林周”等。
由于文化差異,植樹節的意義因國家而異。例如,在日本,植樹是為了感謝自然和促進保護;在以色列,植樹是建設家園的象征;在新西蘭,植樹是一項以恢復棲息地為中心的活動。
起源發展 編輯本段
起源
植樹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的內布拉斯加州。1854年,一個叫j·斯特林·莫頓公司一名美國記者和他的妻子搬到了現在的內布拉斯加州。這對夫婦在內布拉斯加州市購買了160英畝土地,并在平坦荒涼的平原上種植了各種樹木和灌木。同時,J·斯特林·莫頓成為該州第一份報紙《Nebraska City News》的編輯他開始通過這個平臺傳播有關樹木的知識,并強調樹木對內布拉斯加州的重要性這很快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1872年1月7日j·斯特林·莫頓在州農業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議設立植樹節,鼓勵所有內布拉斯加州人植樹,并將時間定在4月10日。據估計,在第一個植樹節,內布拉斯加州種植了100多萬棵樹。
發展
1874年,內布拉斯加州州長羅伯特·w·弗納斯(Robert W. forum)植樹節于當年的4月10日正式宣布并慶祝。20年后,植樹節在除特拉華州外的所有州舉行。
1883年,莫頓 他的農學同事伯德西·諾斯羅普(Northrop)在日本發表了關于植樹節和村莊改善的演講后,植樹節開始全球化,然后它繼續影響歐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1885年,植樹節被定為內布拉斯加州的法定假日s的生日1989年,它被移到了4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新西蘭于1890年首次慶祝植樹節。自1977年以來,每年的6月5日為植樹節。
1907年4月15日西奧多·羅斯??偨y發布了一份《美國學校兒童植樹節公告》號文件,解釋了植樹節的重要性。
1928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中國植樹節定在了3月13日。
1965年2月24日,巴西 南55街.第795號法令設立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們意識到保護樹木和森林的重要性。
20世紀70年代,尼克松總統時期在美國政府執政期間,植樹節得到了全美的認可。由于氣候的不同,盡管美國所有的州都慶祝植樹節,但不是所有的州都在4月慶祝植樹節。例如,佛羅里達州的植樹節在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五,加利福尼亞州的植樹節在3月7日至14日,夏威夷的植樹節在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植樹節在國際上廣為慶祝,包括日本的綠化周墨西哥的植樹節和印度的國家植樹節。
有關規定 編輯本段
在日本鹿兒島的一些地區,新婚夫婦必須種樹,而砍伐樹木需要50年的時間;根據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法律,第一次結婚要種兩棵樹,離婚要種五棵樹,第二次結婚要種三棵樹才能結婚;在非洲坦桑尼亞的一些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在波蘭的一些地區,有孩子的家庭必須種三棵樹;德國的波恩市有“求愛樹”每年到了種植季節,小伙子都要為自己喜歡的女孩精心挑選一株白樺樹苗。
在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人民與政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公民,男性1160歲,女性1155歲,喪失勞動能力者除外,均適用相關計劃、標準和技術要求,應以直接或間接方式無償履行植樹義務。
實踐成果 編輯本段
1990年至2020年間,全球保護區的森林面積增加了1.91億公頃(世界上有18%這片森林位于保護區內)此外,糧農組織可持續發展目標15已將20個森林納入管理計劃.5億公頃(全球森林面積為40.6億公頃)
截至目前,植樹節基金會成員已超過100萬人,種植超過3.5億株。根據2022年植樹節基金會的年度報告,通過社區活動種植和分發了515,587棵樹,向成員分發了4,315,583棵樹種植在自己的院子里,并支持了128個個人造林項目。
截至2021年底,全國義務植樹人數達175億人,累計植樹超過780億株。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義務植樹40年以來,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12%增長到23.04%,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75.6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從10.1%增長到41.1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3.45平方米增加到14.8平方米。
價值意義 編輯本段
價值
一棵樹每年可以產生大約260磅的氧氣,在它的一生中,它可以吸收大約一噸二氧化碳,這有助于減緩氣候變化。此外,健康的森林,無論是在自然空間還是城市空間,都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之一。樹木通過提供棲息地和幫助維持水道健康來支持野生動物和水生生物,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得以維持和繁榮。種樹是一種經過驗證的、負擔得起的、實現這一目標的自然方法,而且成群的樹木通常比單獨種植的樹木壽命更長。
意義
植樹節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由于文化差異,它的意義也不同。對于日本來說,植樹是為了感恩自然,促進保護;對于冰島來說,主要是在開闊的土地上種植森林;對以色列來說,植樹是建設家園的象征;在新西蘭,植樹是一項以恢復棲息地為中心的活動。在中國,植樹造林可以實現天藍、地綠、清潔用水是最具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植樹節不僅僅是要求大家都去植樹,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節日,每個人都可以關注環保問題。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