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茅山,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中國江蘇省句容市,核心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此外,茅山還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茅山是江蘇省西南部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山峰高度一般為200米—300米之間,主峰大茂峰海拔為372米.5米,喀斯特地貌發育。茅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茅山東側有六條排水溝,統一匯入丹金利河和長蕩湖。
茅山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高辛 在20世紀60年代,公眾參觀了隱士展覽會。西漢時期,陜西咸陽毛氏三兄弟茅穎、茅固、毛渴望在茅山做好事,因此得名茅山。東晉時期,道士和楊在茅山創立了道教清教學派。1304年,茅山成為正一派主導的道場。景區有九千福德宮、元符萬寧宮、華陽洞等景點。
1985年10月10日,句容縣人民政府的領導CPPCC美國政府召開了茅山地區發展規劃會議,并于2010年3月10日討論通過。2005年3月,茅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全國百佳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30條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2014年,茅山風景名勝區獲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位置
茅山位于江蘇省句容市和金壇市交界處,經緯度范圍約為東經119° 14‘北緯31度55分′,到東經119° 24’北緯31° 39‘茅山東臨鎮江,西接南京,北依長江與揚州隔江相望其山脈南北長約59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總面積89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面積56平方公里,總面積81平方公里。
地質
茅山地區新生代巖石地層發育良好,第四系廣泛分布于茅山山脈兩側新近系和古近系(原第三系)僅分布和零星出露于山脈東側,大部分構成海拔14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而玄武巖則構成一種特殊的山形。大茅峰峰泥盆系由堅硬的石英巖和石英砂組成;中段由志留系高家砭頁巖和三疊系龍潭煤系組成,軟弱不溶,易被侵蝕。石炭、二疊紀石灰巖的大部分暴露在低山和丘陵中。受燕山和喜馬拉雅構造運動的影響,茅山地區發生褶皺、斷層、節理、裂隙十分發育。
地貌
茅山是江蘇省西南部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它的北端略微偏向東北,南端偏向西方南北長約13公里,寬約4公里山峰的高度一般為200米—300米之間,主峰大茂峰海拔為372米.5米,二茅峰、三茅峰依次降低,山體由南向北蔓延。茅山地區喀斯特地貌較為發育,全區有近30個溶洞,以仙人洞為主、玉柱洞、華陽洞、青龍洞等。由于區內新構造運動具有上升停止和反復上升的交替特征,受其控制的巖溶水也在垂直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運動和流動,這使得塑造的溶洞在垂直方向上往往具有分層分布的特征。
氣候
茅山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011.7—1071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伏旱現象也很明顯。6月中下旬進入雨季,7月中旬前結束,但多年來雨季和降雨量變化很大。這個地區的年平均氣溫達到14攝氏度.9—15.4℃,7、8月 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平均氣溫為28度—29℃,最高氣溫可達38—在39℃時,年日照總時數達到1980小時—2130小時。
水文
在茅山的東側,曾有許多被山體沖刷的梯級大壩,現在它們已被整改為六條排水通道,統一注入丹金里草河和長蕩湖。西側來水主要經過尚干支流河道、李塔支河、天王支河、浦溪支河、金代治河經葛村流入赤山湖,全長52.4千米。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孔隙潛水。其中基巖裂隙水像大茅峰北腰的老虎崗地帶,表層有裂隙,每個裂隙的地面張開度達到0.3—5米,每隔0.5—一米為一組,大部分地表水通過巖石的節理、裂隙、斷層深入山體內部。
動物
茅山有11類動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中鳥類有喜鵲、啄木鳥、燕子等,哺乳動物有貍花貓、穿山甲、水獺、山鼠等;在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綱有蠶、胡蜂、蜜蜂甲殼類動物有螃蟹、蝦(青蝦、白蝦、龍蝦、糠米蝦)劍水蚤等。
植物
茅山的森林覆蓋率為90%綜上所述,本區植被類型屬于北亞熱帶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帶。但典型的原始自然植被所剩無幾,多為人工造林、農田植被和次生植被。喬木類有五角楓、欒樹、江南愷木等;灌木類有牡丹、云實、一葉荻等;經濟林包括山核桃、油茶、油桐等。此外,茅山還有茅蒼術等特產藥用植物。
景區布局 編輯本段
茅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是小九萬福宮、元符萬寧寺、崇禧萬壽宮、華陽洞等。其中,小九萬福宮位于景區南部西山門入口處,傅園萬寧宮位于景區北部,華陽洞位于景區東南部。崇西萬壽宮在景區的西部,與萬福宮并列、萬寧宮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
九霄萬福宮
小九萬福宮簡稱小九宮、丁公,位于茅山主峰大茂峰之巔。該宮始于漢代。初建時,石壇和石屋供奉著三毛真君的石像。齊梁室被改為寺廟。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建造一座神圣的觀景臺,獻給偉大的毛振軍茅穎。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建宇賜名“九霄萬福宮”九千福宮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東西對稱,有兩座大門。截至1997年底,全國共有寺廟200座、堂、館、有170多家醫院,總面積5500平方米。故宮內有一個丁公廣場,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4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廣場的南邊有一個石柵欄。
元符萬寧宮
傅園萬寧宮位于茅山金峰的山腰上,建于南朝梁朝。梁代天監時(公元503—519年)陶弘景結廬于“龍池”接下來要練習的是,唐在道德方面是最好的(公元756—757年)建“火浣宮”,宋景德年間(公元104—107年)道士張明真曾在此建宅,而宋仁宗天生曾是三年圣人(公元1025年)為“延真庵”,兩年后易名為“天圣觀”嘉祐中(公元1056—1063年)舒王略在這里練過。宮后為“潛神庵”,是第25代大師劉混康 茅山上清寺訓練場。紹圣四年(公元1098年)始建“元符觀”它在宋徽宗崇寧歷時五年,歷時九年(公元1106年)建成,微宗賜額“元符萬寧宮”因為宋哲宗賜給茅山的玉璽放在宮中,所以它也被稱為印章宮。傅園萬寧宮有107座房屋,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要包括景興門廣場、靈官殿、萬壽臺、三天門廣場、勉齋道院、太極廣場、老子神像、老子廣場、二十四孝及其他建筑。其中,廣場呈梯形,面積約1000平方米。東端寬7米,西端寬28米,長60多米。
崇禧萬壽宮
崇西萬壽宮,俗稱紅廟,位于青玉峰南麓。崇熙萬壽宮始建于南朝“曲林館”,后為陶弘景的“華陽下館”貞觀時(公元627—649年)唐太宗為王修建“太平觀”宋敕改“崇禧祠”,元延祐六年(公元319年)賜名“崇禧萬壽宮”在宮殿前,原有的墻壁是鑲嵌的“第八個洞穴,第一個福地”八大昭明太子石刻旁邊的閱讀桌在1957年和1964年被拆除了兩次,沒有留下宮殿的痕跡。靳東水庫建于1966年,宮殿遺址被完全淹沒。
2011年,茅山崇西萬壽宮恢復建設,并于2016年8月28日對公眾開放。它現在占地80,000平方米,包括主大廳、法堂、三天門、養生谷、博物館、書畫院、知道堂、法箓院、齋堂、道教人才培訓中心,還包括養生谷、有三個住宿區壽生樓和法友園。其中,正殿是崇熙萬壽宮的核心建筑,是舉行齋戒和施舍科學儀器活動的主要場所;偏殿包括法堂和法堂法堂是供奉三毛真君的,是冊封佛法的辦公室;知道堂是授課、演講和表演的地方。
玄宮
弓玄位于茅山第二風景區、三茅峰之間,規劃用地為39.62萬平方米。弓玄大廈總面積約16144平方米,整體設計采用東方之冠。總體規劃形成綜合服務區游憩度假區商業休閑區文化演繹區生態游樂區配套酒店區六大功能區。弓玄是第五屆國際道教論壇的主席、分論壇會場,一樓為道教文化書畫和非遺展區,二樓為主論壇和閉幕式會場,三樓會議室和接待室分別承擔分論壇和貴賓接待室的重要功能。
德祐觀
德佑觀位于二帽山山頂。建于元延祐年間(公元1314—1320年)這種說法是供奉二毛君的毛姑,后來逐漸廢除。清雍正乾隆年間(公元1723—1794年)還有全真道士沈一清的重建。觀內原有靈官殿、經堂樓、太元寶殿、道眾住宅等。在抗日戰爭期間,它被日本軍隊燒毀人民 成立后留下的僅有的三所破舊房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在1958年被拆除用于其他目的。2013年,茅山德佑寺重建完成,圍墻高聳、青磚灰瓦,類似博物館。這一觀點繼承了全真 主干道。
仁祐觀
仁佑寺位于三茅山頂,占地1400平方米,主體融合了傳統建筑和宗教風格。此觀建于元代嚴祐時期(公元1314—1320年),獻給小毛君毛仲,清雍正、乾隆年間(公元1723—1795年)全真道士沈一清重建了這座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燒毀的寺廟。2013年3月,茅山仁佑寺重建。重建后,仁佑的概念是基于中國古典建筑裝飾和現代技術的結合,并寫有山門“敕賜仁祐觀”字樣,白墻灰瓦。這種觀點繼承了全真昆道。
華陽洞
華陽洞位于茅山老虎崗西側,銀宮以北約300米處。在自然環境中,華陽洞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0000個/立方米。華陽洞有東西南北五個洞窟,3露2藏,東西長22間.5公里,南北寬17.5千米。齊梁時期,道教學者陶弘景隱居于此洞,并以此為題設立華陽三館著書傳道。
非常道
非常路位于景區內盤山公路右側,其名稱來源于《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這是古人進山朝圣的必經之路古時候建峰宮,所有建筑材料都是通的“非常道”運至山頂的。非常道”全長1.6公里,共有花村館、抱樸亭、本草亭、有隱逸亭等4個休息亭,沿途可以欣賞豐富的植物和茅山古鎮的風景。
蘇南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
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位于茅山北麓、望母山山頂上。紀念碑建于1995年9月1日,寬6米,高36米紀念碑的名字由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張愛萍將軍題寫,碑上刻有114個字。須彌山紀念碑高3米.13米,這意味著鎮江市的所有黨員.3萬人;紀念碑長28米,寓意新四軍軍部、第二支隊來自南方八省;紀念碑前有317個16米的臺階,每個臺階有50個臺階,這意味著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六組步指六月,后17步指十七日,十七日指衛崗戰役勝利日(1938年6月17日)
新四軍紀念館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位于茅山腳下,距離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約300米。紀念館占地16.3萬平方米,分為展覽區和紀念碑觀賞區。展區包括基本展覽和“將帥館”英烈館”新四軍廉政教育中心”三個專題展覽和一個臨時展廳。展館總建筑面積11500多平方米。在蘇南敵后抗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陳毅集中展出、粟裕、葉飛等100名高級將領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譚震林也是如此、張鼎丞、羅炳輝等一些高級干部的主要人生成就。
仙人洞
仙人洞也稱“蓬壺洞”其入口距離傅園萬寧宮大門不到100米。仙人洞是一個常年低溫的石灰巖溶洞,全長920米,分為兩部分、中、已開發利用的下三層為中等、下面兩層長208米。
喜客泉
溪客泉位于茅山風景區大茅峰西北側春天冬暖夏涼水質甘甜,遇到干旱也不會干涸。明代詩人陳毅曾稱贊這首詩:當水池鼓掌時,水池下的泉水坍塌了。一問一聲沸騰,像珠子一樣散開。為了問什么是自然,人們在這里云肺。消息與人溝通,風動隨海。1986年,電視劇《中國泉》中的迎春就是指這個春天。
重大事件 編輯本段
1960年4月8日,貓洞林場三角山起火,過火面積約15萬平方米。
1975年,在南鎮街以東修建了茅山靳東水庫,南鎮街至傅園萬寧宮和崇西萬壽宮的道路被洪水淹沒。
1985年3月10日,句容縣茅山道教協會成立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宇航被聘為茅山道教協會名譽會長,朱一靜為會長“四寶”歸茅山道院。同年3月27日晚,茅山道觀萬福觀太原殿發生火災。
1987年3月4日—5日,達茂峰南坡連續發生火災,燒毀近6座.7萬平方米,由朝圣者燒香燒紙造成。同年8月8—13 年,江蘇電視臺赴茅山老區拍攝經濟文化景區新聞專題片。
1989年7月,美國夏威夷大學蘇教授向茅山道觀贈送了《道藏》。
1990年7月10日,天王溪地區遭受了10—11級颶風來襲,265棟房屋倒塌,約6.7平方公里的農作物倒下,267根電線桿折斷,1人死亡,9人受傷。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茅山道觀被列為全國21個重點對外開放的寺廟之一。
198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2000年,茅山風景區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5年,茅山風景區的靳東林場和茅東林場被辟為省級森林公園。
2001年,茅山風景區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2005年3月,茅山風景名勝區被評為“全國百佳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30條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
2009年9月,茅山風景區獲江蘇省旅游局批準“首批自駕游基地示范點”
2009年底,茅山風景名勝區接連獲獎“最佳國際休閑養生基地”江蘇省服務名牌”等稱號。
2014年,茅山風景名勝區獲批“國家aaaaa旅游區”
開發保護 編輯本段
開發
1980年,茅山建設管理處開始修繕茅山香館。兩年后,茅山道教學校成立了一個管理小組,修復了九千福官的太原堂、靈官殿新建圍墻和藏經樓等。1986年,萬寧官員傅園參觀星空門、第八個洞穴是第一塊福地”石刻、牌坊和廣場開工建設,在大茂峰西坡修建了混凝土人行道,長約2000米,寬1.6米,999.五步,上九千福宮。
1995年,茅山道源重修九灣萬福宮靈官殿、藏經樓、新東停車場太原會館的樓梯欄桿、門樓及八卦樓等。
2014年3月25日,茅山景區地熱井成功出水,日產量約500噸,水溫約50℃,水質良好、水量大、水溫高,水中富含鍶、鋰、溴、碘、氟、偏硅酸等微量元素也富含硫,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作用。
保護
1958年7月,句容縣首先在茅山支脈紅土山上進行水土保持試點,在8萬多平方米的橫坡間挖魚鱗坑,制成土方1.60,000立方米的石方工程1.35萬立方米。在試點的基礎上,茅山周圍的人,結合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推廣。通過水土保持,解決了山區用水問題,減少了山洪災害,保護了山區環境。
1971年,茅山靳東林場開始嘗試用蠶種培育赤眼蜂放蜂后取得明顯防治效果,在林區推廣。1983年茅東、東進、磨盤山林場在林區懸掛鳥巢,以吸引益鳥和捕食害蟲。林區還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進行生物防治,也取得了明顯的效益。靳東林場8平方公里的馬尾松林自1983年開始實施生物防治—1992年,連續9年基本沒有病蟲害發生。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