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沙虎
伊犁沙虎是一種屬于蟹屬的爬行動物。別名蛙眼鎮守皇宮。體長約11 ~ 20厘米,尾長約8.5厘米。鼻子圓,眼和耳洞寬而呈橢圓形。眼睛突出,頭大,并覆蓋著小顆粒鱗片;身體呈圓柱形,短而粗,微胖,附肢發達,行動敏捷。體背黃褐色或淡褐色,腹部灰白色。從后枕部開始,背腹面被瓦狀圓鱗覆蓋,尾背中部有縱向大鱗,尾側和尾腹面被瓦狀鱗覆蓋。腳趾周圍有許多剛毛,在柔軟的沙灘上很容易移動。童年時,尾巴上有寬的黑色條紋。
伊犁沙虎分布在中亞。在中國,它僅見于新疆西部的霍城、伊犁地區。棲息于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灌木稀疏的沙地和礫石地、沙質或粘土質沙漠以及半荒漠地區。沒有亞種分化。
2000年,伊犁沙虎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將伊犁沙虎評定為瀕危(EN)。201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將伊犁沙虎評為非危險(LC)。2021年,伊犁沙虎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被評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形態特征 編輯本段
伊犁沙虎呈圓柱形,短而粗,微胖,附肢發達,行動敏捷。體長約11 ~ 20厘米,尾長約8.5厘米。頭大而高,背寬,頭上覆有小顆粒鱗片;眼睛和耳洞很寬,眼睛突出,有些眼瞼可以防止沙塵暴;鼻子圓,鼻孔位于吻鱗和3~4個鼻鱗之間;吻鈍而尖銳,吻的長度約等于眼睛到耳孔的距離,吻的尺度為正方形,寬于高度;上下唇有10~12片鱗片。體背黃褐色或淺褐色,具6~9條褐色或深褐色條紋。從枕部開始,背腹面覆蓋著大小相似的瓦狀圓形鱗片。腹部呈灰白色;側面有棕色的縱向條紋。手指(腳趾)長而有爪,邊緣有許多剛毛,便于在柔軟的沙灘上移動;上臂內表面和大腿后部覆蓋有顆粒狀鱗片,四肢其余部分覆蓋有瓦狀鱗片。尾部背側除基部外均被縱鱗覆蓋,尾側和尾腹面被平鋪鱗覆蓋。兩性在外表上難以區分。幼年時,體色為黃色,尾部有寬的黑色條紋。
區別特征:頭部很大,有30-50排眼窩間鱗片,身體背面的覆瓦狀鱗片延伸到枕骨部分。手指和腳趾不展開,兩側有梳狀邊緣。
分布棲息 編輯本段
分布范圍:伊犁沙虎分布于中亞,廣泛分布于哈薩克斯坦南部、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中國西部(新疆西部伊犁地區霍城)有少量分布。
棲息地:伊犁沙虎棲息在海拔500 ~ 600米的沙漠草原上,主要分布在沙地、礫石地、沙或粘土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有時也分布在有森林的平原上。
生活習慣 編輯本段
節奏行為:伊犁沙老虎是夜行性、穴居性和陸棲性的;白天呆在洞穴里,你可以自己挖大約80厘米深的洞,或者躲在其他動物的洞穴里。伊犁沙老虎通常在天黑后開始活動,并持續到凌晨1點。月光會抑制他們的活動。
覓食行為:伊犁沙虎經常捕食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甲蟲、蜈蚣、蝎子、蜘蛛等。,并且會吃老鼠甚至它們自己的后代,并且還會把水果作為補充食物;人工飼養時,需要為伊犁沙虎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領域行為:伊犁沙虎會在沙丘和礫石下筑巢。他脾氣暴躁,有領地意識。一旦受到干擾;尸體將被舉起并發出嘶嘶聲;表現出一種侵略性的狀態?;蛘呗龜[動尾巴,讓尾巴的大鱗片相互摩擦發出聲音。
防衛行為:當伊犁沙老虎遇到危險時,它會通過“斷尾”逃生,并借助局部表皮脫落。伊犁沙老虎皮膚的強度、剛度和韌性較低,真皮層外的膠原層較薄,在重疊鱗片的連接處及其遠端沒有真皮層。使其皮膚容易脫落,而且經常大塊脫落。
生長繁殖 編輯本段
交配季節:休眠期結束后,伊犁沙虎開始進入交配期。在自然環境中,交配期開始于1月和2月。
潛伏期:伊犁沙虎卵生,3-6月產卵4-6次,每次產卵兩枚,兩次產卵間隔2-3周。雞蛋殼堅硬,含有碳酸鈣。伊犁沙老虎會用后腿把卵埋在沙子里或直接留在洞穴里;孵化時間為70~100天;它需要在干燥的環境中孵化,孵化溫度約為28 ~ 32℃;幼蟲長約6 ~ 7厘米,一年內可長成成蟲。伊犁沙虎在野外的壽命可達13年,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壽命可達15年甚至更長。
物種保護 編輯本段
物種現狀:2010-2012年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研究表明,伊犁沙虎種群數量基本穩定。在中國很少見,其數量正在下降。棲息地破壞和寵物交易是威脅伊犁沙虎生存的主要原因。伊犁沙虎在世界上分布廣泛,存在于許多保護區,因此沒有特殊的保護措施。
保護級別
2000年,伊犁沙虎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將伊犁沙虎評定為瀕危(EN)。
2018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將伊犁沙虎評為非危險(LC)。
2021年,伊犁沙虎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被評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種區分 編輯本段
中國有三種沙老虎:伊犁沙老虎、新疆沙老虎和吐魯番沙老虎。這三種沙老虎外形相似,頭大眼大,身體呈圓柱形,背部和尾部有大鱗片,腳趾兩側有梳狀結構以適應沙地行走。與其他兩種沙虎相比,伊犁沙虎的瞳孔較暗,背上的大鱗片從后枕部向后擴散。與新疆沙虎的主要區別是伊犁沙虎背上覆蓋著瓦片的大鱗片達到了枕骨部分。吐魯番沙虎是三種沙虎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型肥胖,體表顏色為黃白色,有黑褐色斑點,背上的鱗片從頸部向后蔓延。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