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子峰
洛子峰(Lhotse)位于北緯27° 57'42'東經86° 56'00'屬于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海拔8516米,是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位于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里處,通過南洼地與珠穆朗瑪峰相連。它以北山脊和東南山脊為界洛子峰的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側屬于尼泊爾王國。洛子峰的兩個主峰是羅子中峰(海拔8426米)和洛子東峰(海拔8398米)。
洛子峰的地質成因是喜馬拉雅運動的持續活動大約6500萬至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開始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向北漂移,最后它與歐亞板塊相撞,擠壓古地中海并逐漸萎縮。這種活動導致珠峰以南和珠峰以北地區的地質構造兩極分化,喜馬拉雅山區不斷上升,而南部沉降區相應下降,并在第四紀經歷了多次冰期、潮間帶外力修正后,潮灘的地形更加突出。
地勢極其險峻,環境極其復雜在北部,有昆布冰川,在西部,有一個高度為1,125米傾角為40至50度的冰川壁,在南部,有一個水平長度為2的陡峭巖壁.25公里,垂直高達3.2千米。洛子峰周圍分布著大量的冰川,其中就有伊落子冰川、熊康冰川和昆布冰川是著名的。地貌的垂直分帶非常明顯,導致沿斜坡不同高度帶的多樣性,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整體氣候屬于亞熱帶山地氣候,風速略低于珠峰,降雨量大于珠峰,氣候變化莫測。洛子峰主要由43億年前的奧陶紀大理巖和石灰巖組成它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綠柱石、鋰輝石、含有電氣石和其他礦物的喜馬拉雅淺色花崗巖是最著名的。
洛子峰所在的珠峰地區土壤為山地黃棕壤、土壤類型以山地酸性棕壤亞高山草甸土和高寒荒漠土為主。中國的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的薩加馬塔國家公園都包括洛子峰,這促進了洛子峰地區的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洛子峰低坡以各種植物區系為主,以針葉樹為主,包括云杉、松樹和冷杉。此外,還有幾種杜鵑花生活在這一地區。隨著海拔的上升和惡劣的山區條件,植被逐漸變成矮灌木和苔蘚。洛子峰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其中雪豹和喜馬拉雅雪豹是最著名的物種,這一地區也是雪鴿和喜馬拉雅獅鷲等幾種鳥類的家園。
洛子峰地區的居民主要是夏爾巴人,中國常住人口約2000人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藏語,有自己的語言夏爾巴語,語法結構與藏語相同,屬于藏語方言。在藏傳佛教中,大多數人信仰薩迦派和噶舉派,主要居住在西藏聶拉木縣樟木鎮和日喀則市丁潔縣唐晨鎮。前者包括的里新村是夏爾巴人的第一批祖先燒毀森林后建立的村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隨著1965年中尼公路的建成和1966年樟木口岸的開放,四個行政村逐漸形成、自然村的模式;后者于1960年設立唐晨鄉,經過一系列行政區劃調整,逐步形成了鎮下轄6個村委會鎮政府進駐臧嘎村的格局。
農業和畜牧業是洛子峰地區居民的主要生活來源過去,貿易也給這一地區的居民帶來了一些收入現在旅游已經成為居住在洛子峰地區的許多夏爾巴人的生活方式這個地區的手工業比較落后,除了用于農業和畜牧業的鐵和竹編生產幾乎是空白。該地區有一定的航空和公路運輸基礎設施,加德滿都特里布萬機場(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VNKT,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KTM)它是離洛子峰最近的機場,洛子峰位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是尼泊爾唯一的國際機場。1967年5月通車的中尼國際公路路線,沿著洛子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南坡,沿著孫科西河和博達科西河,一直延伸到公路終點。
瑞士登山運動員弗里茨于1956年5月18日首次成功登頂洛子峰·盧辛格和恩斯特·賴斯兩人完成后,從尼泊爾沿西坡實現登頂。這條路線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條成功登頂洛子峰的路線南墻上還有兩條登山路線和三條可以到達兩個主要巍峰山頂的路線目前,中國和西藏都沒有從東墻成功登頂的記錄。
洛子峰地區獨特的環境和景觀吸引著旅行者的目光主要景點如下:景觀資源極為豐富、以徒步生態科考旅游為主的嘎瑪溝景區生態環境豐富,冰川數量可觀、薩加馬塔國家公園,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之一,以及尼泊爾天波切寺最著名的寺廟(Temboke)等。
地理特征 編輯本段
氣候
洛子峰所在的珠穆朗瑪峰氣候屬于亞熱帶山地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2.極端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為24.8℃和-46.在4℃時,該地區年平均日照達到332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達到270.5毫米,無霜期為100至120天。洛子峰氣候變化莫測,風速略低于珠峰,但降雨量大于珠峰,經常有強烈的高空風,平均積雪深度60-65cm,冰坡75度,部分地區可達85度以上。
洛子峰周圍的主山脊線分為東西和南北兩個方向總的來說,該地區氣候主要受西南季風控制,但氣候特征與同緯度低海拔地區差異較大。受地形阻擋和大氣環流影響,區域內南北差異明顯洛子峰所在的珠峰南坡屬于常綠雨林高山針葉林和高山植被區該區發育大面積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異明顯自下而上依次為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山地暖溫帶針闊混交林、山地寒溫帶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高寒草甸墊狀植被、高山凍冰磧帶由5500米以上的高山冰雪帶組成。
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大雨、雪崩頻繁發生。從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最低氣溫可降至-60℃以下。每年春季3月初至5月底,或秋季9月初至10月底,氣候相對穩定,出現適合登山的天氣。
地質
巖石特征
洛子峰由43億年前的奧陶紀大理巖和石灰巖組成,是珠穆朗瑪峰的頂層、珠穆朗瑪峰北側的張子楓也是如此,但洛子峰被一條東西向斷層隔開,即地形上的南場和北場。
礦產
洛子峰所在的青藏高原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喜馬拉雅山淺色花崗巖由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碰撞,珠穆朗瑪峰底部的巖石在大約3200萬年前開始在超過650℃的高溫下變質融化,并形成了巖漿在2400萬至1500萬年前,巖漿注入珠穆朗瑪峰底部的變質巖中,經過長時間的冷卻結晶,、深色花崗巖被稱為喜馬拉雅淺色花崗巖。
喜馬拉雅淺色花崗巖含有大量綠柱石、鋰輝石、碧璽等礦物,其中一些綠柱石已經達到了海藍寶石的水平,而且這些礦物富含稀有金屬元素作為全球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它們被用于航空航天領域、軍事、芯片、稀有金屬在新能源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它在北部到達熱本德,在南部到達珠穆朗瑪峰南坡的尼泊爾洛茲峰、昆布冰川、女子峰地區和珠峰地區稀有金屬礦化覆蓋面積超過700km2。
地貌
洛子峰海拔8516米,北面是昆布冰川,西面是高1125米傾角40至50度的冰川壁,偶爾有80度的凸起在攀登過程中,您會遇到黃色腰帶(Yellow band)和日內瓦支線(Geneva Spurs)兩個巖層,南側是陡峭的巖壁,等級為2級.25公里,垂直高達3.2公里,地勢險峻,地理環境復雜,活動冰川巨大、冰崩、頻繁的雪崩,特別是從大本營到一號營地,被千年冰磧和巨大的冰川覆蓋,地形復雜,路線漫長、冰坡很大,有很多巨大的冰裂縫,它通向三個、4號營地的路線也是攀登洛子峰最困難的路段之一。
水文
冰川
喜馬拉雅山脈海拔極高,山脈終年被大面積冰雪覆蓋,是低緯度地區巨大的現代冰川中心。洛子峰周圍有大量的冰川截至2015年,洛子峰周圍共有冰川329條,總面積884條.67平方公里,包括33個冰磧物覆蓋的冰川,而且大部分是大型河谷冰川,占區域冰川總面積的665.3%洛子峰附近的主要冰川包括在東部、熊康冰川和昆布冰川分別發育在西坡,洛孜冰川發育在南坡等。
洛子冰川
洛子冰川(Luozifeng 3356 Glacier)位于北緯27° 54’12'東經86° 52'40',朝西南,面積15.95平方公里,冰磧覆蓋率為45%,冰湖面積0.01km2。從海拔8501米的洛子峰起點到海拔4800米的終點,冰川綿延8.5公里,由雪崩滋養、碎片覆蓋。冰川在最低的3.5公里相對停滯,冰上有很多池塘。位于洛子峰頂壁以下的上部4公里冰川仍相當活躍,從其高度裂縫特征和瞬變冰川上的池塘可以看出冰川地下的頻繁變化。落子冰川是該地區為數不多的沒有陡峭末端冰磧的冰川,冰川末端較為陡峭(6°)它有利于冰塘的排水,并防止大型冰川前緣湖泊的發展。
康雄冰川
康雄冰川(康興 冰川),又名康春冰川、卓瓊冰川和昆布冰川、絨布冰川被列為珠穆朗瑪峰三大冰川它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珠穆朗瑪峰東側,注入水形成噶瑪河(Camachu , R),向東流經噶瑪溝(Kama Valley)在冰川的南面和洛子峰的東面是佩唐策(海拔6738米)和馬卡魯峰(馬卡盧 地塊,海拔8463米),以及附近的馬卡魯二峰(Maka road II/Hunting, 7678 meters above sea level)和珠穆朗索峰(Chomo Ronzo,海拔7818米)
昆布冰川
昆布冰川(Kumbu glacier)它是一條長17公里的冰川河流,發源于落子墻下約7600米處,位于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海拔5270米)和1號營地(海拔5943米)之間。離開落子壁后,庫姆布冰川約3.它在2公里的距離上迅速下降,形成了約4公里長的冰瀑布(Kumbu Ice Waterfall)
河流
科西河(Kosh R)
科西河(或柯西河)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山中段(26.86°–29.14°N,85.39°–88.95°E)它的北部是雅魯藏布江,南部是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西部和東部靠近加德滿都、尼、印三國接壤地區。盆地內內陸勢北高南低,海拔差異很大主河長255公里,上游分為阿倫河(它在中國被稱為彭區)Sun Koshi(它在中國被稱為曲波)和塔莫爾支流。流域東西長340公里,南北寬230公里,總面積約5.5×104km2,位于中國和尼泊爾,分別占流域總面積的515.96%和48.04%作為世界上高差最大的盆地,陸地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有6座位于這一盆地,如珠穆朗瑪峰(8,848.86m)干城章嘉峰(8,586m)和洛子峰(8,516m)珠穆朗瑪峰是盆地的最高點,最低點位于科西河和恒河的交匯處,海拔僅33米,盆地落差8815米。在這些山峰周圍形成了許多冰川和冰川湖,并形成了現代冰川,冰川覆蓋率為9.78%
土壤
洛子峰所在的珠峰地區土壤為山地黃棕壤、土壤類型以山地酸性棕壤亞高山草甸土和高寒荒漠土為主。
生物
洛子峰橫跨西藏和尼泊爾邊境。這些地區的高海拔使其成為動物和植物的獨特組合。由于其極端的海拔和惡劣的氣候,洛子峰周圍的動植物需要適應嚴格的生活條件。
植物
洛子峰低坡以各種植物區系為主,以針葉樹為主,包括云杉、松樹和冷杉。此外,還有幾種杜鵑花生活在這一地區。隨著海拔的上升和惡劣的山區條件,植被逐漸變成矮灌木和苔蘚。
洛子峰所在的珠峰自然保護區南坡植被類型豐富,結構復雜,植物種類豐富。其中,喜馬拉雅冷杉 株、Betula scabra Betula platyphylla Wutilins、喬松Pinus griffithii、Rhododendron snowfield Rhododendron、Rhododendron bearded Rhododendron、Cedar and juniper、高山山小行星 Sabina squamata、滇藏方枝柏 Sabinawallichiana、絹毛薔薇、Cotoneaster adpressus and等植物分布面積較大。
動物
洛子峰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其中雪豹和喜馬拉雅雪豹是最著名的物種。雪豹受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保護(IUCN)列為易危動物。此外,該地區也是幾種鳥類的家園,如雪鴿和喜馬拉雅獅鷲。洛子峰附近的柯溪河流域有30多種重點保護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如害群之馬(Grus nigricollis),,、白頭蛇(Panther )虎皮老年蟲(Presbyterian church )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都像假羊(維基物種Pseudois nayaur)西藏四足鼠(Tetraogallus tibetanus)等。
自然保護區 編輯本段
保護區涵蓋西藏日喀則市的固定日期、定結、聶拉木和吉隆兩縣,總面積約3.38萬平方公里,有近10萬人長期居住在這一地區。保護區分為核心區、有三個功能分區緩沖區和實驗區。其中,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地區位于南緣,被稱為“珠穆朗瑪核心區”,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除了珠穆朗瑪峰,還有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峰馬卡魯和第六峰卓奧尤都在這一帶。
2019年1月,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旅游。在2018年保護區功能區劃調整中,景區入口至榮布寺的道路及兩側100米范圍全部納入實驗區目前,屬于實驗區的榮布寺地區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進入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等活動。
2023年12月,西藏日喀則珠穆朗瑪峰及其周邊哺乳動物和鳥類的重要棲息地被選為《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位于尼泊爾境內,位于尼泊爾與中國和西藏的交界處它是地球上最高的國家公園,最深的峽谷底部海拔2845米。包括昆布地區在內,它的面積為1,148平方公里,并到達注入恒河的杜德科河。
它的扇形盆地被高大筆直的山脈環繞。朱孔、昆布、高陽和囊帕四個主要山谷中的冰川為河流注入了大量冰冷清澈的水。隨著全球變暖、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注入河內的水也在逐年增加。該公園不僅包括世界最高點珠穆朗瑪峰,還包括八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他們是:洛子峰、卓奧友峰、馬卡魯峰、喬戈峰、加舒爾布魯木峰、道拉吉里峰、瑪納欣祿豐和希夏邦馬峰。
該公園始建于1976年,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雖然這個自然保護區的大部分是荒涼的袁野,但它并不是完全沒有任何植被。這里大約有30%該地區是草原,有3個%的地區是森林。公園里的風景包括山峰、冰川、河流、湖泊、森林、高山灌木叢和草原。森林由橡樹、青松、冷杉、白樺、杜松和杜鵑花林。該公園是包括雪豹在內的208種鳥類的家園、小熊貓、麝和喜馬拉雅山鹿,以及印度雉、胡禿鷲、雪海燕和食腐鳥。山麓丘陵上的植被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隨著海拔高度而變化。稀疏的銀杉林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喜馬拉雅五針松、杜松和樺樹。茂密的高山灌叢生長在海拔3800米的地方。海拔4500米的地方是灌木叢的所在地,當海拔上升到5500到6000米時,只有一些杜鵑花。
重要衛峰 編輯本段
洛子峰與鄰近的山峰組成一組山峰,有幾座山峰超過8000米巍巍主峰包括羅子東峰和羅子中峰。洛子東峰,又稱洛子夏爾峰(Lodz Shar)在藏語中,夏爾的意思是東方這座山位于洛子峰以東1000米處,海拔8398米。
洛子中峰,也就是洛子中部的I峰(Lhotse C-Peak value I),又名洛子中/東峰(Lhotse Middle/East)該峰位于洛子峽峰與洛子峰之間,東經86°.北緯90度27分.9由瑞士登山隊于1956年攀登海拔8426米的洛子峰時發現。
風景名勝 編輯本段
嘎瑪溝景區
嘎瑪溝位于定日縣和丁潔縣境內的彭曲河下游重要支流嘎瑪藏布它北至卡達藏布和伽馬藏布之間的分水嶺,南至尼泊爾的巴隆國家公園,東至唐晨,西至珠穆朗瑪峰。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8公里這是一個海拔2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美麗山谷。整個山谷人跡罕至,珠穆朗瑪峰是保存最好的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谷內景觀資源極其豐富,以徒步生態科考旅游為主,并與尼泊爾巴隆國家公園相連,成為世界級的環珠峰國際旅游線路。山谷可以從東坡看到珠穆朗瑪峰第四高峰洛子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的壯麗景色。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Sagarmata National Park )位于加德滿都東北部的梭羅·昆布地區位于珠穆朗瑪峰南坡,總面積1244平方公里,擁有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7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首批世界自然遺產之一。薩加馬塔國家公園根據尼泊爾《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法》于1976年7月19日建立,由尼泊爾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管理、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部、森林部管理。國家公園的海拔從入口處的2805米一直上升到8848米。由于洛差巨大,造就了豐富的生態環境和數量可觀的冰川,也是雪豹小熊貓等幾種珍稀物種的家園。
天波切寺
天波切寺(Temboke)它是尼泊爾最著名的寺廟之一它位于昆德峽谷對面的一個高山脊上它是昆布地區主要的佛教中心,是朝圣之地、登山者和旅行者祈禱。每年10月,騰波切寺都會舉行摩尼 Rimdu節作為佛教慶祝活動的高潮,其中包括宗教集會、歌曲、儀式舞蹈與傳奇人生表演。1989年,原來的騰波切寺被燒毀,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堅固的建筑。寺廟周圍有松樹和杜鵑花,在那里可以看到珠穆朗瑪峰、洛子峰(Lhotse)和阿瑪達布朗峰(Ama Dablam)的壯麗全景。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